「品管金融市场」担保品买入怎么做(有利息吗及当天可以融资吗)

互联网 2021-11-25 09:01:43

今天,神州网给大家普及下关于「品管金融市场」担保品买入怎么做(有利息吗及当天可以融资吗)的知识。

担保品管理在国内外都是一个不断创新、高速发展的领域,正在重新勾勒现代金融交易的风险轮廓,深刻改变金融市场运行基础。也正是因为担保品业务新颖、变革迅速、专业性强,部分市场参与者对此并不熟悉。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引进翻译了迈克尔·西蒙斯的《金融担保品实务操作手册》一书,希望从实务和理论层面进一步强化对担保品管理体系的理解,为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提供知识支持。

金融担保品业务不会操作?我们来告诉你

担保品(collateral)业务是一项传统的业务,许多交易活动中都要求有担保品作为支持,其通常是指由借入方向贷出方提供一定财产用作抵押,以保障贷出方的利益。在现代金融交易的语境下,担保品一般包括现金、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现货或者期货形式的商品和贵金属,以及其他财产形式。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迅速扩张和互动增强、交易结算速度的持续提升,以及金融系统的操作风险与日俱增,市场参与方对担保品管理的需求不断升级。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又促使各国监管层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严控风险的新政,包括《多德—弗兰克法案》《欧盟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规则》《巴塞尔协议Ⅲ》等,进一步强化了担保品业务在保障金融市场安全、稳健、高效运行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不论是微观主体需求,还是宏观政策考量,都给方兴未艾的担保品管理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担保品的供给需求及其运行模式,将重新勾勒现代金融交易的风险轮廓。

而担保品管理服务创新的中心舞台,则可集中见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这一中观层面。实际上,担保品管理业务的外延不断扩充并体系化,以及其在金融政策领域重要性的不断提高,都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尤其是中央托管机构的介入和不断创新密切相关。

从交易安全的压舱石到风险管理的阀门

传统的担保品通过向交易参与者提供必要抵押,将对手方信用风险转化为市场风险,有效减少了违约损失,促进交易完成。如今,基于平台连通性、技术密集性和授权存托者角色等特点,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尤其是中央托管机构在担保品业务领域具有先天优势,能提供集中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担保品管理服务,最有效地搜寻、匹配、调动和运营系统内的担保品资源,从而进一步控制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同时,通过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集中引导,各种高质量资产可汇聚至担保品池,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转,具有了成为“隐性现金”的可能性,成为金融体系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关键一环。

另外,高效的违约处置是风险防控的最后屏障。在中国,鉴于法律方面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层面可以更好地部署违约场景下的担保品处置框架,及时、公允地实现担保权益,避免信用风险蔓延。

总之,基础设施层面的担保品管理因其监管的透明化、应用的统筹化、管理的精细化等特性,成为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阀门,能更充分地发掘担保品的金融“内在稳定器”的潜力。

从单纯的风险缓释到系统性的价值发现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的监管规则正在逐渐从交易对手风险控制转向基于担保品的风险控制:更多场外交易纳入集中清算范畴,对未集中清算的交易则施加更多保证金要求,银行的担保融资比例也大幅提高。虽然尚未出现全球担保品供给绝对短缺的情况,但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HQLA)的高度集中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担保品成本的问题开始凸显,这对所有市场参与者(尤其是买方)提出了高效管理担保品的严峻挑战。可以说,在长期低利率的时代,担保品管理能力已不仅仅是金融企业的风控要求,而是一个需要从经营战略层面权衡的死生之事。

一部分参与者开始构建自己的担保品管理体系,但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则开始将这部分业务转移到服务商,尤其是中央托管机构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以降低相关成本,挖掘交易可能性,实现更大收益。

以我国为例,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提供的担保品管理能显著控制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规模,提升资本充足率水平,减少监管资本占用,优化资产负债表;在银行间同业授信中引入集中的担保品管理,可缓解国内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分层困境,间接拓展了小微企业贷款的空间;而由中央托管机构参与三方回购交易,对担保品池、质押率、估值及违约处置进行统一安排,可以有效降低磋商成本,为参与者提供更大交易价值。在空间拓展方面,一些先进的国际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全球担保品管理体系,能以秒速实现跨境担保品资源配置,支持市场成员在全球范围内以最低成本实现资产调整和交易。

因此,如果说传统的担保品管理是被动的、局部零碎的风险缓释行为,那么新一代的担保品管理则是一种主动通过信息技术优化资本和收益的价值发现过程,是交易的“润滑剂”和“催化剂”。

从微观运营策略到宏观政策抓手

肇兴于个体避险初衷的担保品业务,因最近十多年里的模式转变,管理服务商不断专业化和集中,呈现越来越明显的系统重要性特征,并适合作为联系微观决策和宏观政策目标的“媒介”,发挥政策传导支持作用。

显然,基础设施层的担保品管理服务对于金融部门的杠杆管理目标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金融市场的泡沫,是一种市场化的“减振器”。

而以担保品为调节手段的创新型货币政策,由于具备精准调控的优势,也已经被各国央行广泛使用。在宏观政策指引下,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合理设置担保品参数如质押率等,对市场利率施加影响,达到调节市场流动性、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功能的政策效果。

此外,高效、集中的担保品基础设施也是一个国家深化资本市场和深度介入国际市场的要件。在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国的担保品管理服务创新,如推动人民币资产进入国际担保品池、使用国内资产为离岸债券发行提供担保、推动亚洲区域担保品业务互联互通等,都能起到有效盘活国内沉淀资产,提升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资产意愿,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从这方面说,担保品管理服务是本币计价资产向境外拓展的“基石”之一。

百尺之木,根茎深焉。以信息技术突破和监管生态变革为契机,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的创新驱动下,担保品逐渐从传统的交易“扈从”蜕变为一个与交易活动并行的庞杂体系,这个系统不仅支持着交易活动的井然有序,而且正在努力延展,提供价值能量,并可以为政策行动提供独特而有效的信息传递通道。

中国的担保品业务处于快速起步阶段,面临着特有的环境条件,在市场先行的道路上有很多收获。鉴于发展担保品业务的深远意义,我国迫切需要国际担保品管理的经验著作,从实务和理论层面进一步强化对担保品管理体系的理解,为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提供知识支持。《金融担保品实务操作手册》(迈克尔·西蒙斯著,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译)一书正是这样一部译著。本书作者迈克尔·西蒙斯是一位运营专家,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投入到了与交易后执行流程有关的实践工作、管理和培训事业中。迈克尔对担保品管理的兴趣源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危机后实务界对于担保品管理的研究较危机前明显增多。除了回购和证券借贷这类以前就用到担保品的交易,全球各地均要求场外衍生品强制性使用中央清算,这意味着全世界对担保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将同时影响到买方公司和卖方公司,还会影响到一些其他组织,比如中央证券托管机构、托管人、管理顾问和软件提供商。在这种情况下,迈克尔意识到企业运营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人员需要担保品管理方面的知识。由此,他决定撰写一部有关担保品管理实务的图书。

《金融担保品实务操作手册》一书重点介绍了三个主要市场——证券回购市场、证券借贷市场和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金融担保品管理实务操作,详述担保品管理的完整生命周期及具体环节。全书以操作流程为“纲”,串联起包括买方、卖方、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法律机构、咨询公司、软件服务商等各个“点”,并辅以案例分析、法规解读和监管政策梳理,旨在为读者呈现最为丰富的担保品实务的“面”,提供从入门到精通的经验指南。尽管我国与国外在担保品标准及法律方面有所差异,但在风险管理和实务操作方面还是有共通之处,这部书的引进和翻译能够为我国担保品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耳目一新的指引。

《金融担保品实务操作手册》的译者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也是权威、专业的人民币债券担保品管理者。该公司依托中央托管机构的规模与专业优势,在担保品领域进行了持续的实践探索:为我国宏观政策精准实施提供优质的担保品服务,为市场稳健运行提供有效的流动性管理手段;建立健全担保品管理机制及违约处置机制,完善金融市场风险管控体系;与期货市场、贵金属市场等在内的多个金融子市场实现联通合作,拓展担保品应用外延;积极促成境内外担保品互认,全速推动人民币债券跨境应用,深度服务金融对外开放及人民币国际化等国家战略目标。截至2020年末,中债担保品管理业务体量已逾15万亿元,服务客户近万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服务格局,助推市场在更高层次实现安全和效率的平衡。

担保品管理在在国内外都是一个不断创新、高速发展的领域,正在重新勾勒现代金融交易的风险轮廓,深刻改变金融市场运行基础。也正是因为担保品业务新颖、变革迅速、专业性强,部分市场参与者对此并不熟悉。在此,推荐读者关注《金融担保品实务操作手册》一书,相信该书能够进一步强化对担保品管理体系的理解,为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提供知识支持。(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