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梦境」归时倘佩黄金印(归时倘佩黄金印 莫见苏秦不下机什么意思)

互联网 2023-01-31 15:58:50

最近很多人在问「李白梦境」归时倘佩黄金印(归时倘佩黄金印 莫见苏秦不下机什么意思),今天神州网就「李白梦境」归时倘佩黄金印(归时倘佩黄金印 莫见苏秦不下机什么意思)展开分析。

背景:此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其作年一说天宝四载(745年),一说天宝五载(746年)。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返回东鲁(在今山东)家园。之后再度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大约作于李白即将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时。

《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名《别东鲁诸公》,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写作背景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

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得罪了权贵,及翰林院同事进谗言,连玄宗也对他不满。

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开长安后,他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

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朋友时所作,所以又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构

梦前——梦中——梦后

入梦的原因是:“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题内容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艺术特色

全诗运用对比手法,从现实(浑浊、冷酷)到梦境(美妙、欢乐),又回到现实,以虚写实,虚实结合。

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

语言精练清新,长短句式参差多变,四言、五言、六言、九言交错运用、节奏有缓有急,富有音乐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知识点。

整体而言,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境?诗人的心情如何?

解析:四层梦境:优美——壮美——险美——华美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离奇变幻、五彩缤纷的梦境。诗人徜徉其间,心神完全被奇特之景所吸引,“心颜”大开,自由愉悦。

诗人为何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绘梦境呢?

解析: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之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对自由的追求。

正当梦入高潮时,诗人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消失了。这几句写了什么?

解析:写梦醒叹息。正当仙人来迎、自己羽化升天之时,忽然魂悸魄动而惊醒,梦中的镜潮明月、天姥烟霞、山间奇景、洞天仙境全部消失,所见到的只是一枕一席,孑然一身,诗人发出长长的叹息。诗情于此陡然跌落,气氛突变而为凄凉,梦境的奇异、仙境的瑰伟和现实世界的冷漠形成尖锐的对比:这正是诗人理想与现实矛盾的真实写照。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作者简介。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