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布鲁诺」类似黄金黎明的小说(黄金黎明ii 小说)

互联网 2023-01-31 15:54:45

最近很多人在问「赫尔布鲁诺」类似黄金黎明的小说(黄金黎明ii 小说),今天神州网就「赫尔布鲁诺」类似黄金黎明的小说(黄金黎明ii 小说)展开分析。

丨请接受来自九方先生的元旦祝福

丨虽然有点迟……

丨但是还是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九方先生的神秘学小屋”,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有趣的神秘学知识~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对赫尔墨斯主义的由来和一些基本理念做了简要的介绍,在这一篇文章里呢,我们会为大家介绍两个著名的赫尔墨斯教团,以及三个与赫尔墨斯主义相关的名人,那么,闲言少叙,我们开始正文——

赫尔墨斯教团:玫瑰十字会&黄金黎明

在罗马帝国将基督教奉为国教后,基督教势力迅速崛起,并统治了整个中世纪的欧洲。在这段被称为“黑暗时期”的历史中,教会严格控制科学思想的传播,并将包括赫尔墨斯学派在内的各种各样的非基督宗教定义为邪教进行打压与迫害,由此,各种神秘主义教派被迫只能转入地下活动。

在这一段时间里,为了防止逐渐没落的神秘主义彻底消失,赫尔墨斯主义教派、学者们进行了一次学术大整合,将所有隐秘的神秘学知识(包括一部分自然科学的思想)囊括进赫尔墨斯主义中,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神秘学系统。

而为了更好地传播神秘学知识,当时的神秘学家们倾向于以兄弟会的形式设立秘密社团来展开活动,玫瑰十字会便是其中之一。

玫瑰十字会(德语:Rosenkreuzer),或称蔷薇十字会,据称是由赫尔墨斯主义者克里斯蒂安·罗森克鲁兹(Christian Rosenkreuz, 字面意思为“基督徒·玫瑰十字”)在十五世纪创办于德国的一个神秘主义教派。

在玫瑰十字会的著作中,创始人罗森克鲁兹被描述为一位出生于1378年、卒于1484年的长寿学者,他曾访问中东和北非,接触到了大量的神秘智慧。返回德国后,罗森克鲁兹利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创立了一处圣所,陆续收获一些追随者,他们共同研习神学、炼金术等知识,致力于探索神秘力量的根源,向病人和穷人提供无偿的援助和安慰,为了能使那些有关宇宙、自然及人类自身秘密的隐秘知识得到传承并最终实现“人类全面改革”,他们创办了玫瑰十字会。

最初的玫瑰十字会只有8名成员,成员之间互称兄弟,他们保持处子之身,跟随罗森克鲁兹一起分享知识、免费救治病人。而如果一名成员自觉年事已高,无法继续使命,便会向教团举荐一名后继者,因此教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着8人的规模。

为了逃避基督教的迫害,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所传承的隐秘知识的纯洁性,玫瑰十字会一直遵循着秘密主义,低调行事,不为世人所知晓。而中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日趋没落,残酷的三十年战争沉重打击了教会对于文化教育的垄断,信仰和思想逐渐重获自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玫瑰十字会于17世纪初在日耳曼区域陆续出版了三份玫瑰十字会的宣言:1614年的《兄弟会传说》(Fama Fraternitatis)、1615年的《兄弟会自白》(Confessio Fraternitatis)及1616年的《克里斯蒂安·罗森克鲁兹的化学婚礼》(Chymische Hochzeit Christiani Rosencreütz),主动了公开身份。

而至于这个奉行秘密主义的团体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走出社会的阴影,来到大众面前,《兄弟会传说》中是这样解释的:在教团创始人罗森克鲁兹去世后,玫瑰十字会的成员们对他的遗体进行了神奇的防腐处理,并准备了一个带有石制祭坛和七间墓室的墓穴,将遗体连同教团的秘密一同放了进去。如此一来,当时机成熟、欧洲需要变革之时,教团成员就能通过祭坛的机关打开墓室,让罗森克鲁兹收藏的那些隐秘知识重见天日。

话说到这个地步,想必大家都隐约猜到了这份宣言的用心:经过两个世纪的沉沦,玫瑰十字会的成员们认为打开墓穴,复兴教团的时候到了。这三份宣言的作者表示他们进入罗森克鲁兹墓穴,从中得到了大量的珍贵文献,并以宣称愿意与大众分享“所有秘密的简洁确凿的理解和知识”的方式重新聚集起了一大批的追随者。

当然,这个关于玫瑰十字会起源的故事还存在诸多疑点,并不能让所有人信服,但毫无疑问,在《兄弟会传说》、《兄弟会自白》、《克里斯蒂安·罗森克鲁兹的化学婚礼》发布之后,玫瑰十字会重新将赫尔墨斯主义的哲学思想与隐秘知识带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中,它所宣扬的与人类更高形态相联结、建立更加完美的人类社会的哲学理念,以及提倡将精神上的目标与科学实践相结合的赫尔墨斯主义思想对欧洲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造成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甚至科学革命的主要特征:重视量化方法,认为宇宙中的一切运动都可以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就是直接沿用的赫尔墨斯主义的信条。

有部分现代西方学者认为,科学革命的诞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赫尔墨斯主义与17时代现代科学融合发展的结果,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赫尔墨斯主义的两大潮流正是当时复苏的神秘主义传统与玫瑰十字会运动。据说,玫瑰十字会团体在当时的欧洲各地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成员不乏王公贵族和知名学者,甚至说出那句世界闻名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弗朗西斯·培根爵士、近代化学奠基人罗伯特·波义耳以及我们稍后要介绍的天才数学家兼皇家魔法师的约翰·迪伊都被认为与玫瑰十字会相关,而他们所传递的玫瑰十字会探究知识、分享知识的理念更是被认为直接促成了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的创建。

而在步入19世纪后,西方社会又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革命,人们对科学的认识愈发“理性”,魔法与巫术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神秘主义再次衰落,但玫瑰十字会仍在世界各地隐秘地活动着,并且发展出了众多的分支,甚至连被认为是在暗中操控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济会也从玫瑰十字会取得过不少灵感。

关于玫瑰十字会起源、发展和影响的假说纷繁复杂,碍于篇幅有限,今天就不展开来聊了。

最后,在我们开始介绍下一个赫尔墨斯主义教派之前,再为大家分享一些有关玫瑰十字会的小知识:

※玫瑰十字会的问候语为“愿玫瑰在你的十字上绽放”(hope the roses bloom in your cross)。其中,十字架象征人的肉体,玫瑰花象征正在进化中的人的精神。※玫瑰十字会遵循赫尔墨斯主义7大原理,在其基础上有部分的修改:对应原理:存在以及生命各个层面上的现象与法则总是相对应的,“As above, so below; as below, so above”。律法与秩序原理: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遵循某一规律的序列或现象。振动原理:没有什么事物是绝对静止的,每一种事物都在运动,每一种事物都在振动。律动原理:一切事物的运动都具有节律性,像是潮汐一般潮起潮落。循环原理: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极性原理:事物具有双重性,极端的两面总是相连,对应的两面可以调和。性别原理:性别——雄性与雌性——存在于万物之中。※玫瑰十字会的研究方向:生与死的奥秘(The Mysteries of Birth and Death)时空的虚幻性(The Illusory Nature of Time and Space)精神的觉醒(Awakening of the Psychic Consciousness)人类意识与宇宙意识(Human Consciousness and Cosmic Consciousness)元音与咒语的神秘力量(Mystical Power of Vowel Sounds and Mantras)可视化的创造力(The Creative Power of Visualization, 玫瑰十字会强调有效地使用可视化技术作为实现人生目标的工具。一切努力都始于各种计划。计划越清晰,努力最终结果的可视化程度越高,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大)思想对健康的影响(Influence of Thoughts on Health)直觉的发展(Development of the Intuition)心理学与神秘主义(Psychology and Mysticism)形而上学治疗法(Metaphysical Healing)神圣建筑(Sacred Architecture)精神炼金(Spiritual Alchemy, 不局限于制造黄金与物质,而是注重精神的提升的“炼金术”)

活跃在奇幻文学中的秘密结社:黄金黎明

在玫瑰十字会之后,另一个值得一提的赫尔墨斯主义教团是黄金黎明(Golden Dawn)。

黄金黎明,也称赫尔墨斯派黄金黎明协会(Hermetic Order of the Golden Dawn)、金色曙光协会或金色黎明,它被认为是20世纪对西方神秘主义影响最大的神秘学教团之一,因将犹太卡巴拉、伊斯兰教、印度教、古希腊、古埃及乃至古代凯尔特密教的隐秘知识进行整合,发展出系统的塔罗牌与神通术/招灵仪式课程而闻名西方世界。著名的塔罗牌体系、韦特塔罗的创作者亚瑟·爱德华·韦特(Arthur Edward Waite)是其成员之一。

由于黄金黎明的名声实在过于响亮,以至于后世的很多ACGN和影视作品都借用这一组织及其所涉及的神秘学元素作为素材创作作品(比如亚瑟·爱德华·韦特的《Quest Of the Golden Stairs》,Ellic Howe的《The Magicians of the Golden Dawn》以及R A Gilbert以黄金黎明为主题创作的一系列历史小说等)或者为作品中登场的神秘力量势力命名(比如《魔法禁书目录》、《11eyes罪与罚与赎的少女》中登场的黄金黎明)。

关于黄金黎明的起源,目前认为它是由三位卡巴拉学者、共济会会员、玫瑰十字会会员——威廉·罗伯特·伍德曼(William Robert Woodman)、威廉·韦恩·威斯考特(William Wynn Westcott)和塞缪尔·利德尔·马瑟斯(Samuel Liddell Mathers)在1888年成立于英国伦敦。在三位创始人中,马瑟斯被认为是一名真正的魔法师与仪式师,因为他的支持,黄金黎明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魔法与启蒙组织。

关于创办教团的目的,据信是三名创始人中的威斯考特和马瑟斯两位受到了神秘主义者安娜·金丝福特(Anna Kingsford)及其伴侣爱德华·梅特兰(Edward Maitland)所成立赫尔墨斯学会(Hermetic Society)的影响,想要接手神智学会在西方神秘传统方面的工作,创办团保存系统而完整的隐秘知识并将它们传授给那些准备踏上神性之旅的人们。

鉴于创始人的共济会背景,黄金黎明在组织的入会条件与等级制度上有部分沿用共济会的传统,但也存在一些区别,比如共济会禁止女性入会,而在黄金黎明,女性与男性被同等地接纳。

黄金黎明一共包括三个教团,尽管这三个教团通常被统称为“黄金黎明”,但其实“黄金黎明”只是三个教团中的第一教团的名字,另外两个教团分别叫做“红玫瑰和黄金十字”(the Ruby Rose and Cross of Gold)和“秘密首领”(Secret Chiefs)。三个教团的职责和使命各有不同,其中,第一教团“黄金黎明”研习古典四元素说、占星术、塔罗牌占卜及风水学的基础知识,并传授成员基于赫尔墨斯卡巴拉的神秘哲学思想;第二教团“红玫瑰和黄金十字”也被称为“内部”(Inner),这个教团教授成员包括水晶球占卜、星光体旅行(astral travel)与炼金术在内的魔法知识;第三教团“秘密首领”,据说他们掌握着高超的魔法技巧,能通过与第二教团的领袖进行精神交流来指挥前两个教团的活动。

黄金黎明创立之后在英国的各个社会阶层都收获了不少人气,甚至包括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威尔士作家亚瑟·马兴(Arthur Machen)和英国作家伊夫琳·安德希尔(Evelyn Underhill)等社会名人都加入其中成为会员,可谓盛极一时。然而,在1890年代“黄金时期”以后,黄金黎明的发展遭遇了组织领导者之间众多的权利纠纷和意见冲突问题,教团团结和名誉遭到重创。更令人遗憾的是,黄金黎明内部的这种危险的状况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在1900年代,被激化的矛盾更是直接导致了教团的分裂。不过值得庆幸的一点是,即便在理念上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但黄金黎明的分支教团们如今依然在世界各地活跃着,履行他们传承神秘学知识的使命。

黄金黎明的起源:密码手稿

要说在黄金黎明历史中最具有神秘色彩的事物是什么,那答案非密码手稿(Cipher Manuscripts)莫属。

这份文献大概有60页,采用特里特米乌斯密码(Trithemius cipher)写成,文献的内容是黄金黎明教导及仪式的基础。创始人威斯考特表示,这份文献是他于1886年从牧师A.F.A.伍德福德(Rev. A. F. A. Woodford)手中得到的,文献的作者是共济会学者、皇家共济会百科全书的作者肯尼斯·麦根齐(Kenneth Mackenzie)。

麦根齐是一位语言学家,在德语、法语、拉丁语、希伯来语和希腊语方面均表现出了优秀的语言天赋。自1854年起,麦根齐开始接触玫瑰十字会成员,他在同年与美国玫瑰十字会的建立者帕夏尔·贝弗利·兰道夫(Paschal Beverly Randolph)成为了好友,并在1861年拜访了著名的法国神秘学家、仪式魔法师埃利法斯·利维(Eliphas Levi),1864年,英国玫瑰十字会的结构设计者罗伯特·温特沃斯·利特(Robert Wentworth Little)又与他分享了一些用德语写成的古老的玫瑰十字会仪式。与这些神秘学主义者的交往让麦根齐接触到了大量的神秘学传统和那些构成社会而又不为人所知的神秘知识,使得麦根齐萌生了创作密码手稿、建立神秘学教团的想法。据说,在麦根齐返回英国后不久便创办了黄金黎明的前身——“光明十字兄弟会”(Brethren of the Cross of Light)。

可惜的是,虽然麦根齐本人对于神秘学研究很感兴趣,但碍于翻译和编辑的工作一直没能抽出身去投入其中,一生也没有出版多少与神秘学相关的专著,最后于1886年去世。麦根齐死后,牧师伍德福德从其遗孀那里取得了尚未出版的密码手稿,但他本人对文献的内容兴趣平平,便将它交给了威斯考特。一年后,威斯考特根据本笃教僧侣Abbot Johann Trithemius所编写的密码学专著《Polygraphiae》成功破解了秘文,发现秘文的内容包括教团等级仪式(Grade Rituals)的大致纲要与分级教学课程。

威斯考特对自己的破译结果很满意,便将它展示给了同为共济会成员的马瑟斯,希望能凭借手稿内容与马瑟斯的仪式知识创建出一套完整可行的教团仪式来,而马瑟斯答应了威斯考特的请求,并邀请共济会的伙伴伍德曼协助他与威斯考特。最终,三人经过合作,成功地创建出了一套从Neophyte 0=0到Philosophus 4=7的完整的教团仪式,而这套仪式的诞生自然也就成为了三人日后创立黄金黎明教团的开端。

赫尔墨斯主义相关人物

介绍两个赫尔墨斯主义教派,最后我们再来聊一聊与赫尔墨斯主义相关的那些历史名人。

就像我们前文所述,赫尔墨斯主义的传承与早期西方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关于神秘学(尤其是占星术与炼金术)的知识以及通过仪式与魔法控制自然的观念引起了很多科学家的关注。这一次我们就来介绍其中被教会判为异端烧死乔尔丹诺·布鲁诺、身兼天才数学家与皇家魔法师的约翰·迪伊以及经典物理学之父艾萨克·牛顿。

布鲁诺:虚假的卫道士,真实的异教徒

关于布鲁诺的故事,想必各位访客都有过耳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布鲁诺都被认为是拥护哥白尼日心说而被基督教迫害,他的死就象征着“宗教对科学的压制和迫害”,因此被人们视为捍卫科学真理并为此献身的殉道士。然而,随着后来学者们研究发现,布鲁诺被教会处决的真正原因并非是宣扬日心说,而是公开传播与基督教不同的神学观(一种提倡太阳崇拜的古埃及赫尔墨斯密教思想),从事巫术和魔法活动并且要求进行宗教改革。

在现在的学界看来,布鲁诺更像是一位魔术师,而非科学家。他生平最著名的作品的内容大多关于记忆术或占星术,包括他死后出版的《论魔术》(On Magic)和《连接通论》(A general account of bonding)。布鲁诺尤其醉心于赫尔墨斯主义中关于连接的思想,他强调连接,尤其是连接中情欲的连接,在魔术中的重要性,并认为人类意志的所有情感和联系不外乎两种,即厌恶和欲望,或仇恨与爱,而仇恨本身也可以是爱,因此联系意志的唯一纽带就是情欲。

英国历史学家弗朗西斯·耶茨(Frances A. Yates)在研究布鲁诺与赫尔墨斯主义的专著《乔尔达诺·布鲁诺和赫尔墨斯传统》(Giordano Bruno and the Hermetic Tradition)中也详细论述了在中世纪教会思想禁锢下幸存的神秘学、巫术、诺斯替主义以及赫尔墨斯主义的文献和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延续与发展,肯定了《秘文集》对文艺复兴时期自然观转变的根本性影响,并指出布鲁诺是“一位具有强烈宗教改革意识的激进的赫尔墨斯法术传统的追随者”,他关于巫术、自然、宇宙本源等的一系列思想和探讨全都源于赫尔墨斯主义。

而另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布鲁诺甚至根本都不理解哥白尼日心说的内容,只是打着哥白尼学说的旗号宣传自己的太阳崇拜思想而已。据当时的一些文献记载,布鲁诺在大学做演讲,想方设法“将很多其他内容立足在哥白尼的想法之上”,然而实际说的内容却是天上一脚,地上一脚,根本没有理解哥白尼学说的科学性,他甚至还批评哥白尼只注重数学分析而忽视了日心说的宗教意义。

所以,布鲁诺支持日心说也不过是为了利用它来论证自己的多神论哲学而已。以上这些原因加上布鲁诺本人的一些性格缺陷,才是导致宗教裁判所对他的反感与处决的真正原因,最终宗教裁判所给布鲁诺定下的罪名是反对正统信仰,质疑地狱里的永恒的折磨,否认三位一体、耶稣基督的神性及圣母玛利亚的贞洁性以及宣扬多元宇宙学说和泛神论神学,跟他拥护日心说的事情没有半毛钱关系。而布鲁诺后来受到人们推崇,不过是因为他在日心说上的坚持推动了后世其他学者的研究工作,以及人们需要一个英雄形象来表达对于教会专制统治的不满罢了。

约翰·迪伊:比007更具魅力的传奇人物

布鲁诺也许是只是一名披着自然科学家外衣的神棍,而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这位约翰·迪伊,在他自己的时代可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伟大学者~

作为学者,迪伊进行学术活动的范围十分广泛,除了在数学和航海术方面拥有被广泛认可的著作外,他在占星术、炼金术以及魔法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并因此受到了英国皇室的青睐。

迪伊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15岁便进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随后又就读过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鲁汶大学等高等学府,并在求学期间广泛游历欧洲,结识了许多数学家、地理学家,其中著名的地理学家亚伯拉罕·奥特里乌斯(Abraham Ortelius)与数学家杰玛·弗里修斯(Gemma Frisius)跟他更是成为了亲密好友。得益于这些学者朋友,迪伊研习了大量关于数学、地理以及天文学的知识,并与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数学家们一起共事了一段时间。

在求学之余,迪伊也进行了一些数学的教学活动,1550年他在法国东北部的兰斯学院讲授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讲得非常精彩,受到了普遍欢迎,让许多同时代的人充分认识到欧几里得对数学科学的重要贡献。而在1570年,迪伊发表了自己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关于研究数学的问题》,此书是其对于自己过去数学教学活动的回顾与总结,被认为是对下一个时代的实验科学的预告,受到了学界的广泛赞誉。

在迪伊进行教学活动的这段时间里,他的数学学术能力得到了学界的认可,甚至有学者认为,通过迪伊的努力,数学学科才得以在英格兰重生。但即便如此,迪伊却并没有选择继续走数学学术之路。

从1580年起,由于感觉到自己的学术之路碰到了瓶颈,以及在政治活动上接连受挫,迪伊开始转向使用超自然的手段来获取知识,他从灵数学和赫尔墨斯主义中获得了启发,认为人能够通过对数字的使用来操纵神明的力量,并尝试用水晶球与“天使”沟通,以获取更多的神秘学知识。

约翰迪伊与“天使语言”

1581年,迪伊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魔法研究,一年后,他结识了神秘主义先驱爱德华·凯利(Edward Kelley),后者神奇的能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随即展开合作,由凯利担任中介,帮助迪伊与天使展开交流沟通。

据称,借助凯利的帮助,迪伊成功与天使进行了多次交流,他们谈论了政治、医药、自然哲学等话题。迪伊运用从天使那里得到的隐秘知识创造了神秘的“天使语言”(Enochian),这一语言后来成为迪伊神秘主义思想的核心,对后世的神秘主义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顺便一提,根据克苏鲁神话的创始人爱手艺老师的说法,迪伊在跟天使沟通的这段时间里还顺手做了《死灵之书》的英译本)

书归正传,“天使语言”,也被迪伊称为“天语”、“上帝的第一语言”,根据迪伊的日记记载,它其实就是人类在巴别塔停工前使用的语言,而圣经中与神同行的以诺是最后一个知道这种语言的人类。

迪伊表示,这种语言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符号与语法,人类可以借助这种语言与“好天使”交流,以获得无穷的知识、智慧和权力。

不过,后世有很多语言学家对“天使语言”的独特性表示质疑。澳大利亚语言学家唐纳德·莱考克(Donald Laycock),对迪伊和凯利创作的“天使语言”进行了深度研究,并表示该语言不存在“任何非凡的特征”。

嘛,因为九方对于语言学完全是一无所知,所以根本看不懂学者们对“天使语言”元音、语法和语句的批判……这个话题就此打住吧。

迪伊与“007”

关于迪伊的故事还有很多,其中流传得最广的是他作为魔法师为英国皇室服务的那些事,传说他运用自己神奇的能力为皇室成员提供航道探险、国家事务和科学问题的咨询等服务,甚至使用黑魔法平息国内动乱、安抚前线作战的士兵。

而由于在他寄给伊丽莎白女王的信件中还有一个类似于“007”的符号,因此他也被认为是特工詹姆斯·邦德的原型——不过,根据英国学者的研究,在目前可获取的迪伊签署的文件中并未发现类似007的签名,所以此事很有可能……只是坊间谣传罢了。

好了,关于迪伊的介绍就说到这里。最后,让我们介绍一位与赫尔墨斯主义相关的重量级人物——艾萨克·牛顿。

牛顿:隐秘的炼金术师

牛顿与赫尔墨斯主义的关系远比人们想象得更加紧密。

大众通常认为牛顿直到晚年才开始投身神秘主义的怀抱,然而近年来,随着对牛顿私人手稿及炼金术专著的重新审查,学界发现牛顿早在26岁时便开始接触炼金术了。牛顿购买过大量与炼金术有关的书籍和设备(在牛顿去世时,在他的个人图书馆里发现了169本关于炼金术的书。并且,牛顿在1696移居伦敦之前的个人馆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炼金术图书馆之一),秘密研习炼金术知识,并在家中进行炼金实验,最终成为了一名资深的炼金术士。

英国著名科学作家迈克尔·怀特(Michael White)在其著作《最后的炼金术士:牛顿传》中指出牛顿不仅是炼金术士,还是神秘团体玫瑰十字会的成员,也研究过灵数学、占星术等隐秘知识。迈克尔·怀特在书中如此说道:“就像所有经历了黑暗时代到科学时代的欧洲炼金术士一样,牛顿受到了根深蒂固的术士传统的承诺的激励,相信炼金术的智慧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炼金术的传统——炼金术知识的基础——被认为来源于时间的薄雾,被超自然的力量赋予了人类。”

在牛顿各种幸存的炼金术笔记本上清楚地记载了他对炼金术的看法:炼金术和自然科学之间没有任何区别。他甚至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公开表示许多数学发现和数学公式通常可以非常直接地与隐秘知识和炼金术研究联系起来。而牛顿也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展开炼金术研究的。

据后世学者统计,在牛顿毕生所著的一千万字论文中,约有一百万字与炼金术有关(考虑到牛顿曾因实验室着火而损失了一部分手稿,这个比例可能还能更高)。不过可惜的是,牛顿在炼金术方面的成就与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不论是世人揣测的他想要实现“转铅为金”的目标,还是他个人在手稿中提及的想要炼成“贤者之石”的目标,最终都没能得到实现。

牛顿在炼金术方面最出名的贡献是1670年通过炼金术实验创造出了一种特别的锑块化合物,这种锑晶体闪闪发亮,具有辐射状碎片,看起来就像是一颗闪烁着光芒的星体。虽然这并非是牛顿所追求的“贤者之石”,但牛顿还是为自己的炼金术实验有了成果而感到欣喜不已,他将这种锑块化合物和狮子座的轩辕十四(Regulus)对应起来,命名为“轩辕十四锑”。牛顿曾经将自己的炼金术见解写成了一本《实验之论》,可惜,一场实验室大火让他的心血付之一炬,最后就只留下了一篇关于“轩辕十四锑”的1200字残稿……真是悲剧啊。

(什么?访客你问轩辕十四锑这种物质有什么价值啊?呃……有的炼金术师说它是制作“贤者之石”的材料之一,不过这个假说并没有太多文献支持……而另一批学者认为是轩辕十四锑的辐射状线条启发了牛顿,不过也……好吧,我们只能承认,牛顿在炼金术上的确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

牛顿与《翠玉录》

令人意外的是,牛顿曾经制作过《翠玉录》的英译本。

以下是在牛顿的炼金术手稿中发现的《翠玉录》翻译(手稿目前被收藏在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图书馆中)。

1. Tis true without error, certain & most true.(真实不虚,永不说谎,必然带来真实)2. That which is below is like that which is above & that which is above is like that which is below to do the miracles of one only thing.(下如同上,上如同下;依此成全太一的奇迹)3. And as all things have been & arose from one by the mediation of one: so all things have their birth from this one thing by adaptation.(万物本是太一,藉由分化从太一创造出来。)4. The Sun is its father, the moon its mother, the wind hath carried it in its belly, the earth is its nurse.(太阳为父,月亮为母,从风孕育,从地养护)5. The father of all perfection in the whole world is here.(世间一切完美之源就在此处——)6. Its force or power is entire if it be converted into earth.(——其能力在地上最为完全)7. Separate thou the earth from the fire, the subtle from the gross sweetly with great industry.(分土于火,萃精于糙,谨慎行之)8. It ascends from the earth to the heaven & again it descends to the earth & receives the force of things superior & inferior.(从地升天,又从天而降,获得其上、其下之能力)9. By this means you shall have the glory of the whole world(如此可得世界的荣耀——)10. & thereby all obscurity shall fly from you.(——远离黑暗蒙昧)11. Its force is above all force. For it vanquishes every subtle thing & penetrates every solid thing.(此为万力之力,摧坚拔韧)12. So was the world created.(世界即是如此创造)13. From this are & do come admirable adaptations whereof the means (or process) is here in this. Hence I am called Hermes Trismegist, having the three parts of the philosophy of the whole world.(依此可达奇迹;我乃三重伟大的赫尔墨斯,我拥有世界三部分的智慧)14. That which I have said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Sun is accomplished & ended.(这就是我所说的伟大工作)

结语

说了这么多,有访客可能表示仍旧不理解什么是赫尔墨斯主义……没办法(叹),因为赫尔墨斯主义所囊括的知识、理念和历史实在是过于繁复,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出发都无法用一篇简短的文章来进行详尽的说明。

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如果非要给赫尔墨斯主义下一个确切的定义的话,我认为赫尔墨斯主义更像是神秘学领域的一种整合的思想,它不断汲取西方乃至东方社会的神秘学知识,企图从一种不同于我们现代科学的视角出发来解释我们世界的结构及运行的原理。对于现代科学的工作者而言,赫尔墨斯主义也许就像是尼安德特人一般,古老而过时,最终会被自然科学完全替代;对于人文主义学者而言,赫尔墨斯主义的思想也许已经融入了后世社会的方法面面,作为滋养我们神学和哲学领域新观点的养料获得了新生;而对于我们一般路人而言,赫尔墨斯主义是一种情怀,它象征着一个时代,一个科学与魔法并存的时代,它最终会跟那些只留下了故事的巫师与巨龙一样,躲进人类世界的夹层,默默注视着人类文明继续前进,走向辉煌,走向不朽。

九方先生的神秘学小屋,与您畅聊科幻、民俗、宗教、神秘学以及ACG领域的有趣话题,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文献

卢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赫尔墨斯主义解析》

刘金虎:《托特之书》整理研究

马燕辉:《星空下的谜与思:17世纪欧洲启蒙时代的玫瑰十字会》

迈克尔·怀特:《最后的炼金术士:牛顿传》

弗兰西斯·A·耶茨:《乔尔达诺·布鲁诺和赫尔墨斯传统》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九方先生的神秘学小屋”,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有趣的神秘学知识~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 END |